第1章 肉豆蔻科的地理分布
1.1 肉豆蔻科在地球上的分布
1.2 肉豆蔻科的亚洲-澳洲分布区
1.3 中国野生肉豆蔻科的分布范围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肉豆蔻科的分类研究简史
2.1 肉豆蔻科的系统位置
2.2 世界肉豆蔻科的分类研究简述
2.3 肉豆蔻科亚洲属的分类研究简述
2.4 中国野生肉豆蔻科的分类研究简述
参考文献
第3章 中国野生肉豆蔻科的新分类系统
3.1 引言
3.2 肉豆蔻科的描述及分属检索
3.2.1 依据花器官(成熟时)特征的分属检索
3.2.2 依据果实和种子(成熟时)及幼苗特征的分属检索
3.3 内毛楠属(Endocomia)的描述及分种检索
3.3.1 云南内毛楠Endocomia macrocoma(Miq.) de Wilde ssp. prainii(King) dc Wilde (1984)
3.4 红光树属(Knema)的描述及分种检索
3.4.1 红光树Knema tenuinervia W. J.de Wilde. (1979)
3.4.2 小叶红光树Knema globularia (Lam.) Warb. (1897)
3.4.3 假广子Knema erratica (Hook. f.et Thoms.) Sinclair (1961)
3.4.4 密花红光树Knema tonkinensis (Warb.) de Wilde (1979)
3.5 肉豆蔻属(Myristica)的描述及分种检索
3.5.1 云南肉豆蔻Myrisitca yumnanensis Y. H. Li (1976)
3.5.2 肉豆蔻Myrisitca fragrans Houtt.(引种栽培)
3.6 风吹楠属(Horsfieldia)的描述及分种检索
3.6.1 大叶风吹楠Horsfieldia kingii(Hook.f.)Warb.(1897)
3.6.2 风吹楠Horsfieldia amygdalina(Wall.)Warb.(1897)
3.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中国野生肉豆蔻科分子系统学——基于全基因组AFLP标记
4.1 引言
4.2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4.3 红光树(澜沧江)与大叶红光树(南滚河)的比较
4.3.1 荧光AFLP扩增多态性
4.3.2 群体遗传多样性
4.3.3 群体遗传结构
4.3.4 居群间遗传距离
4.3.5 居群聚类分析
4.4 肉豆蔻科10个种的比较分析
4.4.1 遗传参数分析
4.4.2 种间遗传距离
4.4.3 以个体为单位的种间聚类
4.4.4 以种为单位的种间聚类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中国野生肉豆寇科分子系统学——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序列
5.1 引言
5.2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5.3 测序结果
5.3.1 琴叶风吹楠(在GenBank中的编号MH445411;图5-1)
5.3.2 红光树(在GenBank中的编号MK285563;图5-2)
5.3.3 大叶红光树(在GenBank中的编号MN683753;图5-3)
5.3.4 小叶红光树(在GenBank中的编号MN683755;图5-4)
5.3.5 假广子(在GenBank中的编号MK285564;图5-5)
5.3.6 狭叶红光树(在GenBank中的编号MN683756;图5-6)
5.3.7 密花红光树(在GenBank中的编号MN683754;图5-7)
5.3.8 云南肉豆蔻(在GenBank中的编号MK285565;图5-8)
5.3.9 大叶风吹楠(在GenBank中的编号MK285562;图5-9)
5.3.10 风吹楠(在GenBank中的编号MK285561;图5-10)
5.4 数据统计
5.4.1 肉豆蔻科10个种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
5.4.2 重复分析
5.4.3 序列变异分析
5.4.4 基因组比较分析
5.4.5 分子系统树构建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中国野生肉豆惑科化学分类——基于种子油脂肪酸组成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3 油脂颜色比较
6.4 种仁含油率的比较
6.5 脂肪酸成分的比较
6.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光合生理特征的比较
7.1 引言
7.2 材料
7.3 肉豆蔻科4个种的光合生理特征比较
7.3.1 叶片光合生理测定方法
7.3.2 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比较
7.3.3 叶片光响应曲线比较
7.4 风吹楠属2个种的叶绿素含量比较
7.4.1 风吹楠属2个种的SPAD值比较
7.4.2 风吹楠属2个种的叶绿素含量比较
7.5 风吹楠在自然遮阴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特征
7.5.1 遮阴对风吹楠光合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7.5.2 遮阴对风吹楠叶片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7.5.3 遮阴对风吹楠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7.5.4 遮阴对风吹楠苗期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7.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叶片解剖结构的初步比较
8.1 引言
8.2 试验材料和方法
8.3 叶片解剖结构
8.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红光树与大叶红光树的比较
9.1 引言
9.2 文献比较
9.3 中国野生生活植株的形态比较
9.4 分子遗传学的比较
9.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假广子与狭叶红光树的比较
10.1 引言
10.2 文献比较
10.3 中国野生生活植株的形态比较
10.4 分子遗传学的比较
10.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 存疑种密花红光树的讨论
11.1 引言
11.2 文献追溯
11.3 中国野生生活植株的形态观察
1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2章 大叶风吹楠与风吹楠的分类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