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scription
- Contents
- Details
- Review
- The
author
The Scale Insects of Horticulture and Forest Plants of China《中国园林植物蚧虫》是以我国园林蚧虫研究成果为主,并包含少量林业、果树及各类经济作物蚧虫研究成果的结晶。全书主要分五部分。第1部分概论,介绍蚧虫的进化系统与分类概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天敌、防治方法、蚧虫及其天敌采集和标本制作方法、蚧虫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各论,编入我国380种常见蚧虫,分别介绍各种蚧虫的中名、学名、寄主、地理分布(国内外)、为害状、形态特征、生活史与习性、天敌及防治方法。为了帮助识别蚧虫,书中附蚧虫生态彩色照片及彩绘图400余幅,蚧虫形态及分类特征素描图约500幅,图文并茂。第三部分附录:1.《中国园林植物蚧虫名录》,记载13科238属1000种蚧虫的中名、学名、寄主、分布(国内外);2.《中国园林植物蚧虫天敌名录》,记载12目41科273种天敌及其彩图。第四部分索引:1.蚧虫中文名索引;2.蚧虫拉丁学名索引。第五部分:参考文献(国内外)。
The first part :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380 common scale insects in China with over 400 pictures, 500 figures ; The third part lists more than 1,000 species belonging to 238 genera, 13 families, Chinese name, Latin name, host, distribution, and 237 species natural enemies of scale insects; The fourth part is index and fifth part references.
前 言
PREFACE
第1篇 概述
一、蚧虫及它的经济价值
二、蚧虫泌蜡腺体和蜡泌物超微结构的研究
三、外源信号分子在蚧虫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四、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2篇 蚧虫泌蜡腺体的发育和蜡泌物的超微结构与功能
Ⅰ材料与方法
一、蚧虫的采集
二、玻片标本的制备和虫种鉴定
三、蜡腺和蜡泌物超微结构的扫描电镜(SEM)观察
四、体壁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与观察
五、试验用蚧虫种类
Ⅱ 研究结果
一、蚧科昆虫的蜡腺及蜡泌物
(一)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
(二)褐软蚧Coccus hesperidum L
(三)柑橘盔蚧Parasaissetia citricola(Kuwana)
(四)日本纽棉蚧Takahashia japonica Cockerell
(五)锡金伪棉蚧Pseudopulvinaria sikkimensis Atkinson
二、粉蚧科昆虫的蜡腺及蜡泌物
(一)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 fraxinus Tang
(二)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Kuwana)
三、珠蚧科昆虫的蜡腺及蜡泌物
(一)澳洲吹绵蚧Icerya purchasi Maskell
(二)埃及吹绵蚧Icerya aegyptiaca (Douglas)
四、毡蚧科及胭脂蚧科昆虫的蜡腺及蜡泌物
(一)柿白毡蚧Asiacornococcus kaki(Kuwana)
(二)胭脂蚧Dactylopius confusus(Cockerell)
Ⅲ 讨论
Ⅳ 本篇总结
一、结论
二、创新点
第3篇 应用外源信号分子在蚧虫生物防治上的研究
Ⅰ材料和方法
一、红点唇瓢虫对柿树不同味源的趋性反应
(一)林地条件
(二)试验时间
(三)样树的MeJA处理和枝叶的采集
(四)红点唇瓢虫的采集
(五)红点唇瓢虫对柿树新鲜枝叶的趋性试验方法
(六)红点唇瓢虫对柿叶粗提物的趋性试验方法
(七)应用MeJA增加红点唇瓢虫在林间的种群密度的方法
二、外源信号MeJA诱导的柿树挥发物化学成分变化
(一)柿树挥发物成分的季节、昼夜、剂量变化和持续效应的试验设计
(二)柿树挥发性气体的收集方法
(三)挥发物化学组分分析的两种方法
(四)红点唇瓢虫对单组分味源的趋性试验方法
Ⅱ 研究结果
一、红点唇瓢虫对不同味源的趋性反应结果
(一)7月份红点唇瓢虫的趋性反应结果
(二)9月份红点唇瓢虫的趋性试验结果
(三)红点唇瓢虫对柿树挥发物粗提物的趋性反应
(四)应用MeJA处理柿树提高红点唇瓢虫在林间的种群密度
二、MeJA诱导柿树挥发物成分的变化与红点唇瓢虫趋性之间的关系
(一)不同季节的影响
(二)昼夜变化的影响
(三)不同剂量的影响
(四)持续时间的影响
(五)红点唇瓢虫对单组分味源的趋性试验
Ⅲ 讨论
Ⅳ 本篇总结
一、结论
二、创新点
参考文献
No Contents
No Conte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