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scription
- Contents
- Details
- Review
- The
author
《三江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可持续利用》是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和国家林业局(SFA)“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支持下,20余位专家历经3年的项目成果总结,书中内容大多属于原创性成果。《三江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可持续利用》阐述了三江平原项目区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变化及其驱动力因子,结合湿地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对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其实施机制、湿地保护的生态经济学理论及服务功能进行评估,建立了以生态经济学为理论指导的湿地保护框架;提出了三江平原湿地保护恢复的理论与实践模式,包括湿地恢复的理论与方法、水资源恢复方案、湿地退耕还湿模拟和湿地生态廊道建立的模式及实践等;开展了湿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和模式探讨,提出了湿地友好型农业模式,确立了有利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替代生机和生态旅游的方法与实践。
《三江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可持续利用》可供湿地科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及湿地保护的科研及管理人员使用。
序
前言
第一章 三江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条件
一、地质地貌
二、气候
三、水文
四、土壤
第二章 三江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变化过程
一、三江平原项目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基本特征
二、三江平原项目区湿地景观变化分析
三、湿地植物及其变化特征
四、湿地动物及其变化特征
第三章 湿地生物多样性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
一、自然因素
二、人为因素
第四章 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其实施机制评估与实践
一、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评估
二、湿地保护法律实施机制在三江平原的实践
第五章 湿地保护的生态经济学理论及服务功能评估
一、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经济学基本理论
二、三江湿地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三、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
第六章 三江平原湿地保护恢复的理论与实践
一、三江平原湿地恢复的理论与方法
二、三江平原水资源恢复案例:浓江一鸭绿河流域
三、湿地洪水淹没模拟及退耕还湿定量评价
四、湿地生态廊道建立的理论、方法及实践
第七章 湿地的可持续利用
一、替代生计发展
二、湿地友好型农业模式
三、湿地生态旅游发展
附录1三江、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植物名录
附录2三江、洪河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名录
No Contents
No Contents
|